前段时间有位朋友说最近老是觉得腰酸,两侧胁肋部位也时常疼痛,还时不时出现头晕、耳鸣的症状。
一听这明显就是典型的肝肾阴虚之象呀。于是便建议他去找膝盖上的一个穴位,让他坚持按揉。过了一段时间反馈说,那些不适症状都得到了明显改善。
这个有着神奇功效的穴位就是曲泉穴,它具有肝肾同补的作用,能有效应对肝肾阴虚的状况。
图片
曲泉穴是足厥阴肝经上的关键穴位,它还是肝经的合穴,地位十分重要。
那什么是合穴呢?
“所入为合”,打个比方,就如同奔腾不息的河流最终汇聚流入大海,合穴就是经气最后集中汇聚之处,经气从这里深入,然后会合于相应的脏腑。
人体有十二正经,每条经络都配有一个合穴,总共是12个合穴。这些合穴大多分布在肘关节或者膝关节附近。
曲泉穴也不例外,它位于我们的膝关节附近,肝经的经气从这里深入并上行进入肝脏,所以曲泉穴是养护肝脏不可或缺的重要穴位。
常按曲泉,可滋养三脏
曲泉穴可不只是养肝这么简单,它还具备补肾、利胆的功效。经常按揉此穴,能同时补益肝、肾、胆三脏。在临床上,曲泉穴不仅能缓解膝盖疼痛,还可调理多种妇科病症,堪称女性的“贴心好友”。
图片
1、肝肾同补前面已经介绍过,曲泉穴是肝经的合穴,是养护肝脏的关键穴位。它具有调肝和血的作用,多按揉对肝脏大有益处。
在现代临床治疗中,曲泉穴常与肝俞、太冲等穴位配合使用,用于肝炎的治疗。同时,曲泉穴还有沟通肝肾的功能。从五行属性来看,曲泉穴属水,肾水由此处渗灌并滋养筋骨,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之症。
中医认为,肝主藏血,肾主藏精,精血同源,所以肝肾阴虚往往会同时出现。肝肾阴虚通常会引发腰膝酸痛、胁痛、眩晕、耳鸣、眼花、失眠多梦等症状。
经常按揉曲泉穴,能够实现肝肾同补的效果,有效缓解因肝肾阴虚导致的各种身体不适。
2、利胆成语“肝胆相照”形象地说明了肝与胆的紧密关系,在中医理论里,肝经与胆经互为表里。
肝经和胆经就像一对亲密无间的伙伴,在生理和病理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胆经上出现的一些疾病,也能通过肝经上的穴位来治疗。
现代研究发现,电针刺激曲泉穴具有利胆的功效。如今,曲泉穴还常被用于治疗胆经相关的病症,如胆道及胆囊疾病。
此外,研究还表明,针刺曲泉穴有降低血压的作用。患有高血压的朋友,平时不妨多按揉这个穴位,能起到一定的辅助降压效果。
3、缓解膝盖疼痛中医认为,肝主筋,筋主管关节的屈伸活动。膝盖是人体较大的关节之一,膝部周围有许多坚韧的筋,所以膝盖被称为“筋之府”,是筋汇聚的地方。
图片
曲泉穴作为肝经的合穴,具有舒筋活络、强健筋骨的功效,能够防治因筋痹引起的关节疼痛、屈伸不利,以及膝关节疼痛、肿痛、下肢痿痹等与膝关节相关的病症。这一功效在《针灸甲乙经》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《针灸聚英》这三部中医经典著作中均有记载。
4、调妇科病曲泉穴的主治病症还包括多种妇科疾病,如月经不调、痛经、带下异常、阴痒、阴挺(即子宫脱垂)、产后腹痛等。
《针灸甲乙经》中就有相关描述:“少腹肿,阴挺出痛,经水来下,阴中肿或痒……曲泉主之。”因此,建议女性朋友们经常按揉曲泉穴,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妇科疾病。那么,我们该如何利用好这个穴位呢?接下来就为大家分享曲泉穴的穴位疗法。
穴位疗法
无论采用哪种刺激方法,首要前提是精准找到曲泉穴。曲泉穴处于膝内侧横纹头上方,半腱肌、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部位。
图片
在取穴时,需屈膝并保持端坐姿势。在膝盖内侧,能触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,即股骨内侧髁。
如何确认是否找对骨头呢?这个骨头的后方有两条筋,能摸到这两条筋就说明位置正确。在这块骨头的下方,有一处明显凹陷,此处便是曲泉穴。
找到曲泉穴后,大家可以采用按摩、艾灸、刮痧等方式来刺激该穴位。
1、按摩用大拇指按揉曲泉穴,每次按揉3 - 5分钟,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。两侧穴位都要按揉到,既可以按照先左后右的顺序,也能两侧同时按揉。按揉过程中,以穴位局部出现胀、酸、疼痛的感觉为宜。若穴位附近局部皮肤有破损,则不宜按摩曲泉穴。2、艾灸对于会艾灸或者学习过“温元通脉灸”的朋友,可以采用艾灸的方式刺激曲泉穴。手持点燃的艾条,将燃着的一端对准曲泉穴,与皮肤保持3 - 5厘米的距离,让热量缓缓透入穴位,以灸透为度。每次施灸时长为5 - 10分钟。3、刮痧采取坐姿,先确定曲泉穴的位置,然后在穴位处涂抹适量的刮痧油。接着,用刮痧板的薄边,与皮肤呈45 - 90°角,从上至下进行刮拭,每次刮拭25下,以出痧为佳。刮出痧之后,需等待痧完全消退才能进行下一次刮痧。若没有出痧,第二天可继续刮拭。刮痧时,力度和速度要适中,手法要轻柔,避免用力过猛而刮伤皮肤。膝盖上的曲泉穴,既能肝肾同补,又可利胆,不仅能缓解膝盖疼痛,还能调理妇科病症,真是一个用途广泛的宝藏穴位!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的杠杆交易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