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去三年,基金投资回报竟然能超过175%,这直接冲上了全市场基金排行榜的第一名!
这可不是什么小道消息,而是实打实的硬数据。
截至2025年6月30日,华夏北交所创新精选基金的净值增长率达到了175.64%。
它直接把其他热门对手甩在了身后。
想想看,市场上主动权益基金的平均表现,能达到这个数字的凤毛麟角。
2025年上半年,北证50指数就暴涨了39.45%。
这个涨幅比上证指数的2.76%高出不止一点半点。
连创业板指0.53%的微弱上涨也显得苍白无力。
甚至一向强势的恒生指数今年上半年涨20%,也被它轻轻松松超车。
北交所这个市场突然爆发,成了资金追逐的新风口。
整个北交所主题基金阵营的平均收益率在今年上半年超过了35%。
32只基金集体飘红,赚钱效应火爆。
华夏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发起式今年上半年的回报是72.16%。
这只基金直接拿下了全市场除QDII的第三名。
再拉长到三年期,它就成了绝对王者。
175.64%的增长背后,藏着北交所市场的大趋势。
北交所崛起不是运气好,而是政策设计加上市场选择的完美结合。
不同于科创板只玩硬科技,或者创业板服务三创四新。
北交所专盯专精特新企业,打造了一套独特的上市梯队。
这里聚集的都是高成长性的潜力股。
比如今年第一季度,北交所的265家上市公司里,有116家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提升。
其中32家公司的净利润增速直接超过100%。
另外24家落在50%到100%的增速区间。
37家公司的增速稳定在20%到50%。
这些数据来自方正证券研究所的报告。
越来越多的优质公司开始涌向北交所。
公司质地越来越高精尖,收入和利润体量越来越大。
许多成了行业稀缺的龙头企业。
市场流动性也水涨船高。
过去三年,北交所的流动性翻了大约30倍。
投资者积极性特别高,交易异常活跃。
华夏北交所创新精选的基金经理顾鑫峰说,这里有很多细分领域的龙头。
顾鑫峰的证券从业经验足足13年了。
他当投资经理也超过5年。
从2021年11月23日掌管这只基金以来,他的任职总回报是131.40%。
相比基金业绩基准,他搞出了133.66%的超额收益。
这背后是靠动态平衡策略实现的。
顾鑫峰善于挖掘北交所的多元化机会。
比如重仓股都是细分行业的实力派。
看看一季报的数据。
前十大重仓股包括锦波生物、开特股份、路斯股份、康农种业、康比特。
还有青矩技术、民士达、常辅股份、五新隧装、瑞华技术。
这些股票加起来占了基金总规模的59.47%。
平均估值低于同类产品。
锦波生物的表现尤其亮眼。
它是一家胶原蛋白行业的领头羊。
2025年上半年,锦波生物的股价涨幅超过了124%。
苏轴股份等个股也不甘示弱。
持仓结构兼顾了成长性和安全边际。
投资人对这只基金的认可度很高。
截至2024年底的数据显示。
持有人总规模达到5.9万户。
个人投资者占比96.52%。
机构投资者占3.48%。
连基金管理团队都自己持有。
管理人员手上有141.32万份。
顾鑫峰本人持有超100万份。
这可不是随便说说,是真金白银往里投。
华夏基金的平台支撑也功不可没。
早在2015年,他们就用华夏资本设立新三板投资专户。
2020年开设精选层时,他们发行了第一批可投精选层的公募基金。
2021年又推出第一批北交所主题基金。
之后还上线了北交所首批北证50被动基金。
两年前,他们就把北交所公司分配给对口研究员深入覆盖。
研究员持续输出高质量研究成果。
华夏基金坚持研究创造价值。
拥抱好公司是他们的长期策略。
从2021年主题基金推出到现在三年多。
北交所的优秀公司持续成长。
华夏基金实实在在兑现了回报。
现在,投资结构清晰呈现出来。
市场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基金表现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股票的杠杆交易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